• <object id="xh41j"></object><p id="xh41j"></p>

      <pre id="xh41j"></pre>
      <td id="xh41j"><option id="xh41j"></option></td>
      <pre id="xh41j"><ruby id="xh41j"></ruby></pre>
      <acronym id="xh41j"><label id="xh41j"></label></acronym>
      <track id="xh41j"></track>

      4S店女服務總監職務侵占97萬,被判3年半

      被告人李某,女,92年生人,某4S店售后前臺主管、售后總監


      經審理查明,2018年1、2月期間,被告人李某利用擔任司售后前臺主管的職務便利,將客戶盛某交予其單位的車牌號為鄂D×××的捷豹牌事故車維修費共計人民幣190000元,通過支付寶轉賬和刷POS機方式,全部轉賬至其個人銀行賬戶據為己有并揮霍,致使該車維修工單至案發仍未結算,造成公司損失人民幣214840元。
      (快過年的時候,應該是來源于經濟壓力,第一公司沒有在修車盤點管理,第二公司個人可以收取客戶款,導致公司損失,員工坐牢。)

      2018年3月至5月期間,被告人李某利用擔任售后總監的職務便利,將客戶劉某交予其單位的車牌號桂A×××的路虎牌事故車維修費共計人民幣116324元,通過銀行卡、微信轉賬和刷POS機方式,全部轉賬至其個人銀行賬戶據為己有并揮霍。被告人李某在被公司除名的情況下,于立案前在公司系統中將該車維修費人民幣129187.72元修改為人民幣99997元并予以結清,造成公司損失人民幣29190.72元。
      (一旦發現機會,收手基本是不可能的,繼續個人收款,還能修改維修系統工單,系統結算時點管理缺失,權限管理缺失。)

      2019年1、2月期間,被告人李某利用擔任售后總監的職務便利,在處理客戶劉某2車牌號為湘D×××的路虎牌事故車索賠退車過程中,以需重新交納購置稅名義騙取客戶劉某向其單位交納人民幣87758元,并將此款通過轉賬和刷POS機方式全部轉賬至其個人銀行賬戶據為己有。隨后,被告人又以需提取該車檔案的名義將該車拖出單位,在客戶協助提取檔案過程中私自將該車以人民幣520000元的價格銷售,銷贓車款全部轉賬至其個人銀行賬戶并據為己有,被告人將上述贓款全部用于償還債務和購買車輛等揮霍。后該公司按車輛廠家評估價人民幣650000元賠付給客戶劉某。
      (舞弊三角理論中,壓力要素的,惡癖壓力,經濟壓力,對關鍵崗位員工公司應定期要求提供征信報告。)

      2019年1、2月期間,被告人先以與公司業務雷同的商戶名“捷豹路虎4S店”在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申領了一臺Pos機,綁定其工商銀行卡結算并在公司內使用,后又利用其擔任售后總監的職務便利,將客戶龔某2交予其公司的車牌號為湘F×××的路虎牌事故車維修預付款共計人民幣170000元,通過銀行卡轉賬、刷POS機方式全部轉賬至其個人銀行賬戶。除支付該車外包維修費用人民幣31400元外,余款均被其揮霍。被告人于立案前退還龔某2人民幣20000元,并在被公司除名的情況下,將公司系統中該車維修費人民幣179196.26元修改為人民幣85000元,委托龔某2將該車維修費予以結清,造成該公司損失人民幣62796.26元。
      (在修車管理問題,車輛進場必開單、出廠必結算、工人見單施工、嚴格出門證制度、在修車不定期盤點是售后維修業務管控核心第一位。)

      2019年4月26日,被告人李某接到公司通知,要求其到公司說明上述問題,同月28日,被告人主動到達該公司,被公安民警傳喚到案。歸案后,被告人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其朋友已代其向公司退贓人民幣105000元。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金額共計人民幣977685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職務侵占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職務侵占罪的罪名成立。被告人經所在單位通知后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自愿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退出部分贓款,可酌情從輕處罰,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李某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二、責令被告人退賠被害單位人民幣八十七萬二千六百八十五元。



      知識補充:舞弊的四大理論

      一、舞弊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把舞弊比喻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龐大的危險部分隱藏在海平面以下。從結構和行為方面考察舞弊,海平面上的是結構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為部分。舞弊結構的內容實際上是組織內部管理方面的,這是客觀存在且易鑒別的。而舞弊行為的內容則是更主觀化、更個性化、更容易被刻意掩飾起來的。

      二、舞弊三角理論
      企業舞弊產生的原因是由壓力、機會和借口三要素組成的,這三者也是美國最新的反舞弊準則(SAS No.99)提醒注冊會計師應該關注的舞弊產生的主要條件。
      1、壓力要素是企業舞弊者的行為動機。刺激個人為其自身利益而進行企業舞弊的壓力大體上可分為四類:經濟壓力,惡癖的壓力,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和其他壓力。
      2、機會要素是指可進行企業舞弊而又能掩蓋起來不被發現或能逃避懲罰的時機,主要有六種情況:缺乏發現企業舞弊行為的內部控制,無法判斷工作的質量,缺乏懲罰措施,信息不對稱,能力不足和審計制度不健全。
      3、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業舞弊者必須找到某個理由,使企業舞弊行為與其本人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相吻合,無論這一解釋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業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暫時借用這筆資金、肯定會歸還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當的,等等。
      壓力、機會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_項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業舞弊行為。

      三、舞弊GONE理論
      “GONE”理論是在美國流傳最廣,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個企業會計舞弊與反會計舞弊的著名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會計舞弊由G、O、N、E4個因子組成,它們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沒有哪一個因子比其他因子更重要。它們共同決定了企業舞弊風險的程度。
      “GONE”由4個英語單詞的開頭字母組成,其中:G為Greed,指貪婪;O為Opportunity,指機會;N為Need,指需要;E為Exposure,指暴露。上述4個因子實質上表明了舞弊產生的4個條件,即舞弊者有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錢財、自尊時,只要有機會,并認為事后不會被發現,他就一定會進行舞弊,導致“You can consider your money gone”(被欺騙者的錢、物、權益等離他而去)。因此,產生了一種很巧妙的說法,即“在貪婪、機會、需要和暴露四因子共同作用的特定環境中, 會滋生舞弊,促使被欺騙者的錢、物、權益等離他而去”。

      四、舞弊因子理論
      該理論是伯洛格那(G.Jack.Bologana)等人在GONE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迄今最為完善的關于形成]企業舞弊的風險因子的學說。它把舞弊風險因子分為個別風險因子與一般風險因子。個別風險因子是指因人而異,且在組織控制范圍之外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質與動機。一般風險因子是指由組織或實體來控制的因素,包括舞弊的機會、舞弊被發現的概率以及舞弊被發現后舞弊者受罰的性質和程度。當一般風險因子與個別風險因子結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認為有利時,舞弊就會發生。



      關鍵字: 年半 總監 職務

      相關文章

      伊人大香蕉久久网_国产精品乱子伦XXXX裸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_九九精品人人妻人人超碰
    1. <object id="xh41j"></object><p id="xh41j"></p>

        <pre id="xh41j"></pre>
        <td id="xh41j"><option id="xh41j"></option></td>
        <pre id="xh41j"><ruby id="xh41j"></ruby></pre>
        <acronym id="xh41j"><label id="xh41j"></label></acronym>
        <track id="xh41j"></track>